互动平台 食品安全消费提示|加“滤镜”、刷色素 被美颜的黄花鱼如何辨别
发布日期:2025-03-12 16:46 点击次数:134
365站群 
中国消费者报报道(记者李建)惊蛰过后,海水由凉渐暖。作为应季海鲜的黄花鱼,肉质紧实肥美,引得不少消费者尝鲜。前不久,一则某地消费者网购黄花鱼(黄鱼)最后却收到黄色塑料袋包装的黄姑鱼的新闻登上热搜,引发众多消费者对加“滤镜”黄花鱼、刷色素黄花鱼的讨论。那么,消费者选购时应该如何正确挑选并避开“山寨”黄花鱼呢?
大小黄鱼存区别
365建站客服QQ:800083652在日常生活中,黄花鱼是北方人的叫法,在南方人们称之为黄鱼。黄花鱼是鲈形目石首鱼科黄鱼属的鱼类统称,在我国黄海、东海、南海和渤海海域都有分布,由于这类鱼的鱼头中有两颗坚硬的石头,所以又名石首鱼。
人们通常所说的黄鱼,主要指大黄鱼和小黄鱼。尽管是两个不同的品种,但形态相近,都呈金黄色,习性也相似;两者个体大小明显不同,成体大黄鱼全长一般超过40厘米,而小黄鱼只有20厘米左右。不过,“童年”时期的大黄鱼与小黄鱼体型很相似,较难区分。

上海市食品安全研究会专家组成员刘少伟接受《中国消费者报》记者采访时说,消费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,分辨大黄鱼和小黄鱼。
看尾柄(即尾鳍前端至腹鳍末端)长高比。大黄鱼的尾柄较细长,长度约为高度的3倍;而小黄鱼的尾柄较短粗,长度约为高度的一半。
看背鳍到侧线间的鳞片行数。大黄鱼背鳍到侧线间有8至9行鳞片,鳞片较小;而小黄鱼背鳍到侧线间的鳞片只有5至6行,鳞片较圆大。
看头、口、眼。大黄鱼头大、口斜裂、头部眼睛较大,还是典型的“地包天”嘴唇,即下唇长于上唇,口闭时较圆;小黄花鱼眼睛较小,上、下唇等长,口宽上翘,口闭时较尖。